• z6com人生就是博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研实验室
     
     
    z6com人生就是博 │ 概况简介组织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研讨研究生教育 │ 学会学报 │ 图书馆 │ 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z6com人生就是博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Geology:扬子地块奥陶纪末的大规模气候波动 2010-07-14
         附图说明:扬子地块奥陶-志留系界线附近高分辨率化学蚀变指数(CIA)变化及对比   (A)宜昌王家湾剖面;(B)贵州桐梓南坝子(红花园附近)剖面。CIAcorr.代表校正的CIA指数(实圆心),垂直虚线代表平均页岩的CIA值范围,阴影段代表Hirnantian气候寒冷期,箭头指示...
       查看详细>>>>
    GPC:上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与中-低纬太阳辐射梯度的联... 2010-06-28
         图1 温湿蜗牛种类间齿螺(Metodontia)和多点螺(Punctum)的百分含量变化与地轴倾角(Obliquity)、中-低纬夏季太阳辐射梯度及35 °N夏季太阳辐射量的比较。间齿螺和多点螺的峰值大致对应了中-低纬夏季太阳辐射梯度的高值,部分也对应于35°N夏季太阳辐射的高值...
       查看详细>>>>
    Tectonophysics:印度与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限的新证据 2010-06-21
         附图1:根据古地磁结果重建的印度与亚洲大陆65-45Ma的运动过程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该造山带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最佳天然实验室。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该造山带形成与演化、高...
       查看详细>>>>
    EPSL:青藏高原东部深部物质逃逸流与四川盆地之间相互... 2010-05-20
         图注:青藏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之间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位置(三角形图标)及接收函数成像结果   约45Ma以来,印度-欧亚大陆之间的陆续在汇聚导致碰撞带地壳发生了不小于1500km的短缩。如何调节或吸收如此大规模的汇聚量,不断是地球科学界争论的热点。作为青藏高原东部边...
       查看详细>>>>
    GJI:特提斯喜马拉雅下方印度板块低角度俯冲的地震学证据 2010-05-20
         特提斯喜马拉雅下方印度板块低角度俯冲的地震学证据:地震探测的剖面位置及研究结果   喜马拉雅块体位于印度-欧亚大陆主碰撞带的前沿部位,其内部存在藏南拆离系(STDS),并发育众多穹窿以及南北向地堑系统,是理解陆-陆碰撞与高原隆升机制的关键构造单元。现在,通...
       查看详细>>>>
    QI:风成沉积记录的2.8Ma重大气候事件及其对第四纪底界... 2010-05-19
         图注:A:S17-L24间的午城黄土;B:午城黄土下部。传统上划分的更新世/上新世界线位于黄土层L25附近;C:黄土-红粘土序列。传统上将L33底部定为黄土的底界,本研究将红粘土顶部的一薄层黄土定为第34层黄土(L34),由此将黄土的底界下移了20万年左右。从地层的岩...
       查看详细>>>>
    EES:基于DRAV模型的塔里木盆地孔隙潜水脆弱性评价 2010-05-19
         塔里木盆地孔隙潜水脆弱性分区图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对于保护地下水环境、保证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十多年来,由于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方法有了非常快速的开展。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的塔里木盆地,孔隙潜水是最为重要的...
       查看详细>>>>
    共182页  z6com人生就是博上5页上一页161162163164165下一页下5页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研实验室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