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6com人生就是博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研实验室
     
     
    z6com人生就是博 │ 概况简介组织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研讨研究生教育 │ 学会学报 │ 图书馆 │ 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z6com人生就是博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CMP:西秦岭地幔橄榄岩中矿物海绵结构成因的厘定
    2011-03-22 | 作者:科技与成果转化处 | 【 】【打印】【关闭

    单斜辉石是地幔中的主要组成矿物,是认识地幔部分熔融和交代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地幔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发育的海绵边结构(或称“筛状结构”)记录了其所经历的地幔深部过程。但是,人们对这种结构的成因不断存在争议:是橄榄岩-熔体反应还是减压/加“水”熔融?

    西秦岭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的单斜辉石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海绵边结构。z6com人生就是博岩石圈演化室博士后苏本勋与合作导师张宏福研究员对这些单斜辉石进行了细致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单斜辉石的海绵边由贫钠的单斜辉石、钛铁矿和气孔组成;钛铁矿的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气孔的形态与海绵边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尖晶石相的单斜辉石海绵边结构较石榴石相发育程度更为成熟;这些单斜辉石均保存了较好的矿物形态和矿物边界,未观察到与熔体发生反应的迹象;在化学成分上,单斜辉石的海绵边较核部富集Ca、Ti和微量元素,较高的Cr#值(Cr/Cr+Al),亏损Na、Al和Fe,较低的AlVI和AlIV/AlVI值。基于这些特征作者从岩石矿物学观察、化学成分和理论上进行了海绵边结构成因(橄榄岩-熔体反应和减压/加“水”熔融)的讨论,认为西秦岭地幔橄榄岩单斜辉石的海绵边结构是减压熔融的产物。

    图1 西秦岭地幔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和尖晶石的海绵边结构

    图2 单斜辉石海绵边的钛铁矿、气孔特征与其发育程度结构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不仅对单斜辉石海绵边结构的成因进行了制约,进一步丰富了西秦岭新生代岩石圈地幔深部过程的信息,也促使人们认识到矿物结构的精细分析已经成为研究岩石圈地幔特征和演化的重要手段。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地球化学研究期刊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Su et al. The origin of spongy texture in minerals of mantle xenoliths from the Western Qinling, central China.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2011,161(3): 465-482)。

    原文链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研实验室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